產品搜索
技術文章 / article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如何分區與布局?
2024-02-26 瀏覽次數:132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的建設應符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10)》和《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建設與管理指南》的規定,在加強靜脈用藥調配中心的建設、裝修管理、監測、驗收的全過程中以質量為核心,實行全過程的動態管理控制。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于2021年組織制定的《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建設與管理指南》已頒布實施,對我國醫療機構靜脈藥物配置中心的規范化建設、管理、運行,保障院內靜脈用藥安全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以下簡稱靜脈用藥調配中心)是醫療機構為患者提供靜脈用藥集中調配專業技術服務的部門。靜脈用藥調配中心通過靜脈用藥處方醫囑審核干預、加藥混合調配、參與靜脈輸液使用評估等藥學服務,為臨床提供優質可直接靜脈輸注的成品輸液。
對于“普通藥品及腸外營養液”在C級(萬級)的調配操作間背景下局部A級(百級)的水平層流潔凈工作臺進行配置。對于“抗生素及危害藥品”在C級背景下局部A級的生物安全柜里進行配置。
一、靜脈用藥調配中心規劃設置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應符合建設流程的基本要求,包括選址和建筑面積大小。
1、選址要求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應當設于人員流動少、靠近住院部藥房位置相對獨立的安靜區域,目的是為了方便輸液成品的運輸與發放,加強與醫護人員交流溝通,保證輸液成品運送的時效性,最大限度降低靜脈用藥調配中心遭受污染的風險。設置地點應遠離污水處理站、化糞池、廢物處理中轉站、噪聲干擾嚴重、易產生花粉的植被、粉塵或者其它可能會對靜脈用藥調配中心污染的地點,遠離碼頭、機場、鐵路等交通要道,從根源上避免對靜脈用藥調配中心的污染。潔凈區新風口位置應盡量避免選擇易污染的區域。新風采集質量會直接影響凈化設備使用及維護狀況,故應保證新風口周圍30米內環境清潔,無污染設施,新風口不能直接面對病房和密集的建筑設施。同時新風口設置距離地面高度不能低于3米,避免靜脈用藥調配中心空氣質量受地面含塵濃度的影響。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整體地面不得低于室外露天地平面,不宜設置在地下室和半地下室等密閉或者半密閉場所。其建設應符合靜脈用藥調配中心空氣潔凈度標準,保證有效通風設施,對溫度、濕度、照度等嚴格控制,維護工作人員的身心健康,以免影響輸液成品質量,保障臨床科室用藥安全。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應位于最大頻率風向上風側,或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下風測。排風口與采風口設置于建筑物側面,或將排風口置于采風口下方,其距離不小于3米。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選址應選擇人員流動少且工作方便的地點。人流物流通道應設置合理。此外,需考慮電梯承載力及運輸過程中污染風險,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
2、面積要求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的建設面積應考慮各醫院承擔床位數、運營管理及功能定位。同時需與日工作量、病區數量、調配藥品類別、配備工勤和專業技術人員數量、配備自動化設備數量(水平層流潔凈工作臺、生物安全柜)以及醫院經濟建設規模相適宜。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使用面積與日調配工作量關系如下:
(1)日調配量1000袋以下:不少于300m²
(2)日調配量1001-2000袋:300m²-500m²
(3)日調配量2001~3000袋:500m²-650m²
(4)若日調配量3001袋以上,每增加500袋遞增50m²。
具體項目可根據醫院的情況進行計算規劃,并適當預留一些發展空間。一般需考慮十年以上的使用壽命,并把可預見的業務發展量納入規范的范圍內,以便應對醫院業務量的增長。
二、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分區
1、合理布局分區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分區應布局合理,防止交叉污染,應設有潔凈區、非潔凈控制區、輔助工作區三個功能區。
潔凈區設一次更衣室、二次更衣室、調配操作間及洗衣潔具間;在潔凈室內不設置水池和地漏。
非潔凈控制區包括用藥醫囑審核、審方打印、擺藥準備、成品復核、包裝發放及工作臺、藥架推車、成品復核筐等區域。
輔助工作區應有與之相適應的二級藥庫、藥品與物料貯存、高警示藥品有顯著標志并單獨區域存放,面積充足時可設置辦公室、值班室、耗材庫、資料室、冷藏庫、醫護人員休息就餐室、會議室以及空調機房、淋浴室和衛生間。淋浴室及衛生間應設置于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外附近區域。
2、相對獨立布局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應設置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區域以便管理,并與醫院住院部藥房及藥品庫臨近,以方便藥品的運輸及發放。合理布局應符合藥品調配要求,按照空氣潔凈度級別要求進行劃分, 確保靜脈用藥在調配過程中不被微生物和不溶性微粒污染,發生交叉污染,是減少醫院感染發生的關鍵因素。
非潔凈控制區是確保潔凈區潔凈度的有效屏障,要單獨設立打印間、嚴格控制人員流動,按標準進行更衣和洗手,減小將污染物帶入潔凈區的概率。在潔凈區與非潔凈控制區設除塵墊,擺藥區與出入口嚴格分開,確保靜脈藥物調配中心潔凈度符合要求。輔助工作區的二級庫應按照藥品的性質進行分類貯存,庫房溫濕度合理,門與通道的寬度應便于搬運。不同等級潔凈區之間的緩沖銜接與人流通道及物流通道走向合理,必須設置緩沖室及相應設施,如物理隔斷、行為規范、警示標識等,保證各區域凈化級別的相對獨立。進出潔凈區物流通道分開不得交叉。進出潔凈區的人員應動作輕,減少不必要的行動。不同潔凈級別區域間有防止交叉污染的設施,如換鞋柜、更衣柜、洗手消毒設施等。嚴格避免靜脈用藥調配中心流程布局不合理而造成交叉污染。人流與物流進出流程具體如下:
進入潔凈區:一次更衣室更換潔凈區專用拖鞋、脫工作服、按七步洗手法洗手→進入二更穿潔凈隔離服、戴帽子、口罩、無粉滅菌乳膠手套→七步洗手法后手肘部推門進入配制區。
離開潔凈區:調配操作間→進入二更(脫手套、帽子、口罩、潔凈服)七步洗手法洗手→進入一更(更換工作服、工作鞋)。
藥品物流進入調配操作間:藥品物流→二級庫→拆包裝→排藥區→經傳遞窗進入調配操作間。
成品輸液出調配操作間:調配成品輸液→經傳遞窗傳出→成品復核區域→成品包裝→分病區置于專用轉運箱→由專人送至各病區護士站→與病房護士清點數目進行交接、雙方簽名并記錄。
3、凈化系統設計要求
各功能區潔凈級別標準應符合國家標準:一次更衣室、潔凈洗衣潔具間為D級(十萬級)、二次更衣室、調配操作間為C級(萬級)。空氣檢測是影響潔凈環境的主要指標。潔凈區潔凈標準應符合國家相關規定,經檢測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通過對潔凈區不同潔凈級別區域空氣進行取樣,對單位體積空氣中沉降菌、懸浮粒子數量進行監測,以評估該區域的環境質量狀況,詳見下表。

潔凈區內各功能區的壓差控制是保證潔凈室潔凈度的重要環節。應安裝壓差計及壓差異常報警裝置,保證各區域內靜壓差符合相關規范要求。
抗生素及危害藥品潔凈區各房間壓差梯度:非潔凈控制區<一次更衣室<二次更衣室>抗生素及危害藥品調配操作間
電解質類等普通輸液與腸外營養液潔凈區各房間壓差梯度:非潔凈控制區<一次更衣室<二次更衣室<調配操作間
相鄰潔凈區域壓差5~10Pa;一次更衣室、調配操作間與非潔凈控制區之間壓差均≥10Pa。各潔凈區域氣流流向及壓差梯度參考示例圖如下。
(a)抗生素及危害藥品調配操作間氣流流向及壓差梯度示意圖
(b)普通及腸外營養液調配操作間氣流流向及壓差示意圖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潔凈區除安裝通風換氣設施外,應在適宜位置安裝控制面板,顯示溫度、相對濕度、環境噪聲等運行參數設備。
潔凈區溫度為18℃~26℃,相對濕度為35%~75%;潔凈區應有足夠的照明度,照明度應大于300Lx;控制周圍環境噪聲應≤60dB。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潔凈環境檢測參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