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搜索
資料中心 / DATA
如何設計應急醫療的住院部
2023-02-10 瀏覽次數:208
一、住院部的工藝流程要求
住院部收治的患者分確診病人和疑似病人兩種,疑似病人收治以單人間,確診病人按雙人 間設置。確診病人可分普通患者、重癥患者及危重癥患者,可以分在不同病區單元安置。單 人間病房不宜低于15平方米,雙人間病房不宜低于 18 平方米。病房應設獨立衛生間,病 人不能擅離病房,只能在指定范圍內活動,病人之間不能串門。
住院部則應嚴格按照“三區兩通道”的模式設置。所謂“三區”是指病房分為“半清潔區 -半污染區-污染區”的三個分區。半清潔區包括值班室、主任室、護士長室等,半污染區包 括醫護人員辦公區,包括醫護走廊、護士站、治療室、醫生辦公室、護士辦公室、配餐室等, 污染區為病人活動區,包括病房、病人走廊、治療式、移動式設備庫房、配餐室、開水間、 污洗間等。各區之間通過衛生通過聯系。兩通道是指病人通道和醫護通道分別位于病房的兩 側,分別供病人和醫護人員使用。
應急醫療設施的病房均為負壓病房,按氣流組織等級不同分為負壓病房及負壓隔離病房, 但實際上二者均作隔離。每個護理單元的床位宜為 35-45 床,不宜超過 50 床。醫護工作區應與病房區嚴格分開,封閉管理,病房區可以設置分護士站和治療室,屬醫護 工作用房。
二、住院部醫療流線
負壓病房有嚴格的功能分區和醫療流程,物品、病人與醫護人員流線嚴格分隔。醫護 人員、病人、物流都必須按照單向流程活動。病房采用“雙廊式”設計,病人通過病人走廊進入病房,醫護人員通過醫護走廊-緩 沖間進入病房。醫護人員在病房區的流線采用從半污染區向污染區單向流動的方式,不能走 回頭路。醫護人員從半清潔區到半污染區通過緩沖間進入,從半污染區進入污染區通過穿防護服 的空間進入,離開污染區時通過“緩沖-脫防護服-脫口罩-淋浴-緩沖”回到半污染區。物品只能從清潔區向污染區單向流動。
三、負壓病房的設計及建設要點
負壓的建設應符合《負壓隔離病房建設配置基本要求》DB11/663 的規定; 病床的排列應平行于采光窗墻面,床與床之間的間距不應小于 1.1 米。病房在醫護通道一側設有緩沖間、觀察窗和傳遞窗,觀察窗和傳遞窗宜臨近醫護走道,傳遞窗為雙層電子連鎖傳遞窗,附近設有移動式紫外線燈消毒設施;觀察窗的位置應方便醫護人員能觀察到病人;緩沖間的門和病房門錯開布置,避免氣流倒灌。病房內設獨立衛生間,除衛浴設施外,衛生間設緊急呼叫裝置;隔離室門應配備閉門器關閉裝置。圍護結構的所有縫隙和貫穿處均應可靠密封。 病房門不應有門檻,要便于病床通過,門的最小寬度不小于1.2米。室內凈高不應小于2.5m,如無特殊要求,高度也不宜大于 3.0 米。隔離病房的門應增設門禁系統,限制患者的活動范圍。病房與醫護走廊之間設傳遞窗,以傳遞清潔物品、藥品及膳食。一般安裝在墻體中間,保持平衡固定,用圓角或其他裝飾條來裝飾傳遞窗與墻體的縫隙,打膠密封修飾。可選用機械聯鎖或電子聯鎖的傳遞窗,但注意定期檢查和保養,看看有無聯鎖失靈,殺菌燈有無損壞。
標準式傳遞窗有如下特點:
(1)標準式傳遞窗采用更適合潔凈室原理的圓弧轉角。
(2)外壁優質冷軋鋼板噴塑。
(3)短距離傳遞窗工作臺面采用無動力滾筒,傳遞物品輕松方便。
(4)兩側門設有機械互鎖或電子互鎖裝置,確保兩側門不能同時處于開啟狀態,可配對呼式對講機。
四、負壓隔離病房的設計及建設要點
負壓隔離病房屬負壓等級較高的病房,均為單人間病房,基本要求同負壓病房。
五、緩沖區和更衣區設計及建設要點
緩沖區內應設置非手動式水盆,不具備水盆條件的,應設置免洗消毒液并設污物桶收集 一次性廢物。穿防護服的空間可以置于病區與之入口處,脫防護服的空間應在病區入口處按 “緩沖-脫防護服-脫口罩-淋浴-緩沖”流程設置,每個流程以設置相對獨立空間,供人依次通過。緩沖間的門應具有互鎖功能和應急解鎖功能。緩沖間污染區側的互鎖門關閉 1min 后才允許開啟清潔側的互鎖門。緩沖間的門不應設置門檻,以便于醫療推車和設備通過。
六、醫護區的設計及建設要點
醫護區應相對獨立設置,封閉管理,以保證醫護人員安全。醫護人員的工作區位于半污染區,休息區位于半清潔區;醫護人員的僅在休息區應分別設置衛生間。醫護工作區包括護士站、治療室、醫生辦公室、庫房、配餐室(開水間)、護士長辦公室等。醫護區的地板安裝用卷邊上墻方式。卷邊上墻有利于日常清潔消毒工作,不易藏污納垢。
七、污物及污洗的設計及建設要點
病房產生的污物也具有傳染性,需要在污物暫存間內消毒密封后再運送至院區專門的醫療垃圾暫存收集站待外運;污洗間、垃圾暫存間的位置要靠近污物運送通道或污梯。污洗間的地面墻面使用表面更防水、高強耐污的組合系統。耐污區污染物多,日常沖洗 及消毒頻次比其它區域更多,故地板材料選用表面更耐污染、易清潔、防滑的彈性材料。墻面選擇高強耐污、易清洗、防水、耐高濃度化學試劑且防撞的材料。整體安裝接縫少、易安裝、 系統防水,基層、膠水都能滿足防水的要求,且能解決地面和墻面的有效連接。
八、住院部內部裝修材料的選擇要點
病房的裝修材料應選擇縫隙少、易清潔的材料。接縫處應密封,且便于清潔和消毒。應急設施的住院部因建造時間短,可采用成品的復合樹脂板做飾面或集裝箱體自帶的面層材料。病房的地面材料采用 PVC 同質透心無方向花紋卷材,滿足耐污、耐磨性能。建造時間短,人流多、家具搬運以及交叉施工,故優選耐磨和耐污的產品。吊頂材料采用硅鈣板、鋁條板等易于安裝、平整的材料,不應采用吸音板等有很多孔隙的材料。墻面使用接縫少,易清潔的高強度抗菌樹脂板。可以滿足墻面的整體性,有利于快速安裝,同時適合醫療領域的耐污、抗撞擊、抗菌和潔凈要求。
九、住院部的消防及疏散
臨時醫院住院病房和手術部用房均應采用防火隔墻與其他部分隔開。病房區相鄰護理單元之間應采用防火隔墻分隔,隔墻上的門應采用乙級防火門。臨時醫院病房區每個護理單元應有 2 個不同方向的安全出口。臨時醫院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間疏散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不應大于 35 米。采用高層旅館建筑改造的臨時醫院樓梯間的首層疏散門寬度不應小于 1.3 米,疏散走道最小凈寬度不應小于1.4 米。才用高層旅館建筑改造的臨時醫院,應在二層及以上的病房樓層和手術部設置避難間,且避難間應符合下列規定:
(1)避難間服務的護理單元不應超過 2 個,其凈面積應按每個護理單元不小于 25 平方米確定。
(2)避難間兼作其他用途時,應保證人員的避難安全,且不得減少可供避難的凈面積。
(3)應靠近樓梯間,并應采用防火隔墻和甲級防火門與其他部位分隔。
(4)應設置消防專線電話和消防應急廣播。
(5)避難間的入口處應設置明顯的指示標志。
(6)應設置直接對外的可開啟窗口,外窗應采用乙級防火窗。